談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論文
摘要:文章圍繞“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課程理念,在對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例說明對地理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包括激發課堂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地理探究學習能力,倡導學以致用,激發實踐熱情三個方面。
關鍵詞:課程理念;生活化地理;探究學習能力
早在2001年,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版)》中就提到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而地理核心素養更是重視對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合理利用“生活化地理”素材進行教學探究并引導活動設計。
一、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學生對一門學科的興趣決定著教學活動的順利與否。地理課堂上,教師利用生活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導課緊扣生活
以生活化方式導入新課,應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新課的內容和導入方式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然后在此基礎上盡力做到新奇,以激發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興趣[1]。導入新課可以選擇以新聞、軼事開頭。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必修一中“鋒與天氣“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用天氣預報作為導課內容。又比如,在學習必修二“農業區位論”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以網絡熱詞“蒜你狠”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對蒜的價格瘋狂上漲這一現象進行描述,在引起學生哈哈一笑之后,教師可以說:“這節課能弄明白為什么‘蒜你狠’,就算我們‘狠’了!”而后進入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問基于學情
一堂好課一定少不了提問環節,但教師不能越俎代庖替學生提問。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自己提問。”學生的自主探究依靠教師設計問題設置,問題的.設計基于學情。因此,教師應從學生興趣出發,引入生活事例,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究。比如,地理學習中的時差問題,作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難點之一,往往讓學生感到十分畏懼,更談不到提起興趣了。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是按照書本內容講解時區概念,再配上幾個計算題就結束了對時差的學習。這種看似講練結合的模式使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知半解,在解決具體的時差問題時常常無處下手,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若教師能在授課中加入生活素材,就能很好地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NBA比賽的直播,為什么我們都是在上午看,但他們卻是在晚上進行?”這樣學生就對時差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教師接著設置問題情境:“紐約尼克斯隊在主場和洛杉磯湖人隊在當地時間晚上7點會進行一場比賽,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觀看直播?”學生就會利用所學習到的時差計算方法去計算出正確的比賽觀看時間,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就這樣運用到了實踐之中。
(三)活動重視體驗
生活體驗要賦予學生身份屬性,如角色扮演。但角色扮演活動既需要教師精心去設計,又要求教師對課堂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做到收放自如。例如,在學習“農業、工業區位選擇”的內容時,很多教師都想到讓學生以一個農場主或工廠廠長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選擇位置,但學生并不會融入活動中,究其原因就是活動形式過于單調。有部分教師就會很細心地將學生按類型分為不同的幾組,讓各組選舉決策者,并組織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由決策者進行陳述,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這種分工明確的教學活動設計方式在將學生融入活動情境的同時,還能避免鬧哄哄的課堂氛圍,使整個活動有序進行。
二、培養學生地理探究學習能力
將生活感受搬進課堂,用生活現象驗證地理現象,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究學習能力。
(一)聯系學生生活體驗,創建生活情景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應把課堂教學看作師生共同進行的生活空間,學生要在生活中學習,同時,教師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代替學生的生活經驗[2]。最深奧的原理往往體現在日常生活現象中。因此,教師在講解一些抽象的原理時,可以用學生的親身體驗作為事例[3]。如“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角的變化”,這是高中自然地理較難的一部分,涉及地理計算,缺少直觀感受往往讓這節課的內容毫無生趣。因此,教師可根據當時所處的季節,讓學生聯想自己的感受:早晨幾點天亮的,晚上幾點天黑的;回憶一年四季中是不是夏季天黑得晚,冬季天黑得早;一天當中都什么時候最熱。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對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產生直觀的感受和認識,從而形成對其規律的記憶。
(二)以實驗驗證地理現象,創建活動情景
地理實驗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師在地理實驗的設計上除了應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之外,還應該秉承原料易得、操作簡便的原則。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一課中,教師在講解洋流如何影響氣候時就可以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教師準備兩杯熱水和兩杯冷水,將一杯熱水逐漸倒入一杯冷水中,即模擬出暖流,學生會看到有溫熱水氣冒出;將一杯冷水逐漸倒入一杯熱水中,即模擬出冷流,學生就會看到水氣的減少。由此學生就會得到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的結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生活廢舊材料中就地取材,自己動手完成一些地理模型或實驗器材的制作。比如,地球儀的制作,乒乓球等各種廢棄球狀材料都可以作為主體。教師指導學生以記號筆畫出主要經緯線,并用硬紙板等對其固定,一個簡易的地球儀就制作完成了。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對地球的經緯線分布和特點也就逐漸形成了認知,有利于其相關地理知識的掌握。
三、倡導學以致用,激發實踐熱情
(一)學習鄉土地理,解決身邊問題
鄉土素材的選用貫穿了高中必修和選修教學的全過程,而地理學又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可結合當地的人口、民族、河流、植被、自然資源、生產生活等特點,將地理要素串聯起來,形成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教學案例,以使地理教學更具體、更生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的編排內容建立在必修一、二的基礎上,所研究的地理問題在各地大都會有發生。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設計鄉土地理案例,培養學生運用地理方法解決當地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直接以鄉土地理案例作為整節課的主題,引導學生歸納出解決區域問題的方法,并將教材知識串聯在案例之中。但是,不管是歸納還是演繹,在鄉土地理教學上,教師都要堅持教育性、生動性和實踐性的原則。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出當地所存在的地理問題,讓學生通過圖表統計、社會調查等手段嘗試提出解決方法。這樣,在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并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感和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
(二)讓地理成為生活常識
地理知識中也包含了眾多的生活常識,教師可將其提取出來,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武器。如地圖,作為地理學習的基礎,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理學者是一群在地圖上工作的人,而學生則是一群在地圖上學習的人。地圖本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地理得心應手的工具,但在中學地理的學習中,學生卻“談圖色變”,這直接限制了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嘗試訓練學生使用地圖的能力。比如,學習旅游地理后,教師可布置作業,讓學生設計所在區域的旅游觀光圖,并設計最佳旅游路線達到省錢的目的。這樣,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繪制地圖與運用地圖,最終達到熟悉地圖的目的。
四、結語
誠然,在“生活化地理”的理念下進行教學設計會在素材的準備和處理上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但備課的過程所換來的正是教師對教學經驗的積累。讓地理回歸生活,讓地理教學脫離“唯分數論”,不斷探索和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最終要求。
參考文獻:
[1]孫月紅.營造問題情境培養質疑能力[J].地理教育,2013(3):22-23.
[2]李自新.如何創設情境實現合作探究?[J].地理教育,2012(6):11.
[3]孫尚樓.密切聯系學生生活挖掘地理實驗資源[J].地理教育,2012(12):6-7.
【談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