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這一門學科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這一門學科既有繁雜的地形地貌,季風氣候等地理基礎知識需要記憶,同時又有很多需要計算分析的問題需要學生思考,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對于地理學習來說,空間思維能力非常重要。本文結合一線教學實際,分析了培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認為高中地理教學應加強直觀演示、注重圖表繪制、突出逆向思維、強調知識啟發。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拓展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養
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空間指向性,要想學好地理學科,必須樹立體系化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地理要素之間的空間聯系。而目前高中地理教學欠缺的,恰恰是對空間思維的培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是學好地理學科的必要條件,是高中生分析與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途徑。空間思維是一種聯想力,是基于虛擬狀態下的辨別力,具備了空間思維能力,那么,學生在頭腦中就會生成一種確定的“影像”與“模型”,從而將地理知識具象化,讓高中生積極定位空間信息,并且進行詳細分析,這樣能夠更好地解決地理學習中的難題。
一、培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考地理早已經告別死記硬背的時代,地理學科考查的重點也不再是扁平化的知識,而是那種以豐富的圖表信息為主要載體的知識,學生只通過調動已掌握的知識,有時很難解決問題。而要順利解答疑問,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只有掌握了這種能力,才能更加明白地掌握地理學科知識體系,將其進行空間排列、準確定位,并生成動態的地理“要素群”,促使學生快速找準圖表信息所反映的內容,并在細致分析與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找出解答試題的答案。此外,由于較強的邏輯性與空間性,使得地理學科知識較難掌握,培養學生強大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追蹤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學習方法,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
二、如何有效拓展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1.簡易圖表繪制,增強空間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圖表的作用,讓課堂成為展示各類圖表的樂園。如利用各種地圖、示意圖、模式圖、景觀圖等類型地圖,促使高中生在頭腦之中增強地理信息的“空間”印記,顯著提升空間思維的活躍度,并基于此,促使高中生能夠鍛煉繪制一些簡易圖表的能力,從親手繪制過程中掌握空間信息的篩選、整合與探究的能力。在學習區域地理模塊經緯度、氣候、地形、植被、資源等情況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通過描摹、填繪和仿繪等多種形式繪制地圖,在繪制及信息填涂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認為這是個浪費時間的環節,而要懂得這其實是鍛煉空間思維的重要途徑。又如,在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地球自(公)轉、晨昏線、洋流分布、氣壓帶風帶分布等內容的時候,教師也應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記憶,有針對性地開展繪圖活動。那么,很多地理知識就逐漸豐富起來,改變了以往知識點的扁平化特征,使得知識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立體化空間圖景,高中生就能夠結合學習需要,有側重地進行空間分析,隨時隨地調取空間信息,促使文字知識轉化成板圖教學,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2.加強直觀演示,轉化抽象內容。通常來看,高中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最難的并不是背記地理知識,而是進行消化理解。因為很多地理事物的抽象性非常強,不是僅僅依靠視覺感知就能夠順利解決問題的。所以,地理教師必須盡全力“點化”知識,讓抽象的知識呈現出直觀性特點來,從而讓高中生在思想深處形成空間概念,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用空間模擬、動態演示等形式直觀地展示抽象內容,對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學中,地理教師應該注重“演示”知識,如自(公)轉、大氣環流、正午太陽高度等動態演示,便能夠讓動態取代靜態,促使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識,使得原本讓老師十分頭疼的地理知識迎刃而解。當然,對地理知識進行直觀演示,不能夠只依靠多媒體,很多問題只用簡單親手演示就能夠實現教學目的。如對地質構造內容進行講解的時候,就“褶皺”內容,教師可利用教科書當水平巖層,通過雙手給予擠壓的力量,進行相向的施力,形成波狀彎曲變形,如此一來背斜與向斜就得到了很好演示;就“斷層”內容,可用一根粉筆表示巖層,那么用手施力,“巖層”受力超限,斷裂便會形成,然后在進行斷裂面的移位,斷層過程就模擬出來了。通過直觀演示,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便會得到明顯拓展。
3.倡導啟發思維,開拓空間維度。地理事物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空間聯系也是如此,通過一個“空間點”能夠引發一連串的知識連鎖反應,促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不斷發生裂變反應,讓各種地理知識體系聯系起來,更清晰地呈現出地理事物的各種關系。如針對“黃土高原”知識點,地理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方式,用圖片將黃土高原四季地形地貌特點展示出來,并以此為主線,結合氣候、地形與植被等情況,提出諸如黃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呈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等問題,在逐層追問,不斷深入發展的基礎上,促使高中生能夠增強理解地理知識的時空聯系,逐漸開拓學生地理空間維度。
4.注重逆向思維,加深空間理解。逆向思維是思維的一個重要類型,這是一種創新性很強的思維能力,有利于自主探究難題,主要通過質疑—假設—釋疑的思維過程,促使高中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并且高效調動所學的地理知識。在具體教學中,地理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逆向思維積極性,對一些問題進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促使學生在解答疑問中更好的認識地理知識。如,五帶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黃赤交角的存在;這一交角變化(大小),五帶范圍怎么變化?在學習“三圈環流”的時候,可假設地球不自轉,那么會出現什么情況?假如不公轉只自傳,三圈環流還會像現在一樣嗎?一般來說,西亞氣候是干燥少雨的,但有沒有相對多雨的特殊地帶,如何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因為逆向思維的存在,促使高中生能夠充分將大腦空間思維區域激活,促使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更清晰的呈現出來。總而言之,對高中生來說,地理學習中必須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這是分析和解決學習難點問題的金鑰匙。地理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充分借助多種有效手段,讓高中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不斷取得更好地成績。
參考文獻
[1]李琳.中學地理教學中空間概念知識網絡構建[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1(10).
[2]李鶴亭.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空間思維觀念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4(3).
【高中地理教學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學有效策略研究論文08-05
淺談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論文09-01
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性的策略探討論文08-04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08-31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07-23
高中地理有效教學模式論文06-30
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10-06
淺談數學教學有效策略的應用09-11
高中地理有效教學實踐研究論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