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
畢業論文進入新課程教學后,無論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面適應新課程教學不是1件很容易的事情,新課程教學不僅有大量的新理念、新思想要學習和落實、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解決的新問題很多。在實施新課程教學的初期,要在各個方面很快達到理想的境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教師面對這1現實,不能急躁,首先解決好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抓住問題的關鍵,力爭在1個教學循環中使新課程教學得到完善,逐步達到理想的境界。
首先,新課程教學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吃透和理解新教材、把握好新教材,正確理解新教材的編寫理念。新教材注重從更多角度為課堂教學提供信息和素材,這些信息和素材來自不同的知識領域,它們從不同的側面為教學內容服務,使課本內容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大大地增加了可讀性和欣賞性,但同時也給初用新教材的教師增加了理解教材的困難,它們感到對新教材無從下手,在課堂教學中找不到感覺,產生了迷惑心理。以上海科技出版社8年級物理教材中第2章第1節“動與靜”為例,整節內容分兩個大板塊:“運動的世界”和“運動的描述”。在“運動的世界”中,教材提供了3幅圖片:宇宙中星系的運動、大陸板塊的運動、生命的運動。提供這些信息和素材的目的,并非是讓教師在課堂上分別從不同的知識領域去詳細地講解這些現象中包含的科學知識,更不是讓學生由這些素材出發去學習相應的學科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對這些信息和素材的瀏覽建立1個概念: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豐富多彩的、5彩繽紛的。在“運動的描述”中,教材首先列舉了3種對運動的描述手法:詩人對運動的描述、音樂家對運動的描述和畫家對運動的描述。同樣,列舉這些描述手法的目的,并不是讓教師詳細地去講解這些描述手法中包含的科學道理,也不是要讓學生從不同的知識領域理解這些描述手法,更不是要讓學生具備欣賞這些描述手法的不同學科知識,而是要通過瀏覽這些信息和素材讓學生知道:不同知識層次的人從不同的側面對運動有不同的描述手法,由此引導學生探究從物理角度描述運動的方法,達到引入本節重點內容的目的。所以,對以上兩部分內容,切不可占用過的課堂時間和精力,只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幾分鐘的時間瀏覽1下,再結合生活中的其它相關事例,能夠達到有效引入本節重點內容的目的即可。
其次,在對教材有了基本的理解以后,另1個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搞好課堂教學設計。新的教學理念主張使知識的傳授過程(主要指課堂教學)變得自然化,使學生的知識形成達到1種水到渠成的教學境界。這就要求教師在做課堂教學設計時要特別注重科學性和技巧性,對每1知識點都要力爭能設計1個再現知識獲得過程的教學環節或教學片斷,把這些教學環節或教學片斷展現給學生,首先讓學生建立起知識的基礎、概念的雛形,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概念和規律。這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變得自然化,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了教學效果,而且也充分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對知識的認可度,使教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課堂導演者。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原來那種生硬的課堂教學模式:生硬地給出定義、概念和規律 ----長篇的解釋、分析與驗證----吃力的、低效率的理解----機械地鞏固與練習。仍以上海科技出版社8年級教材中的“動與靜”1節為例,本節主要內容包括“機械運動”的概念,“參照物”這1重點、難點和“運動的相對性”這1難點。對本節內容來說,如果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不強,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瀏覽“運動的世界”和“運動的描述”兩部分內容,已經激發起了要從物理角度探究1種描述運動方案的欲望,這時教師可以隨便找1個物體,做使其運動的演示實驗,學生對這1物體的運動產生認可后,還不是拋出機械運動概念的時候,因為機械運動概念中的關鍵詞是“位置的改變”,如何讓學生真正認可物體位置的改變就是機械運動呢?這是本節課中第1個能夠體現科學性和技巧的地方。教師可以再將物體放在講桌上的某1位置,并強調讓學生記住這1位置,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紙板等擋住學生的視線,教師將該物體的位置移動后撤去紙板(這1演示實驗可以從本節課后作業中的第1題得到啟發),再讓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老師在用紙板擋住物體的過程中物體運動了嗎?學生的回答肯定是運動了。教師再問:你是根據什么說物體運動了的?只要多讓幾位學生發言,雖然學生的描述會不很規范和標準,但這時肯定能在全體學生思想上形成1個共同的認識:因為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才得出物體運動了的結論。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得出機械運動的概念就非常自然了。而且這樣得出的機械運動的概念學生是非常認可的。在處理“參照物”這1概念時,更要注意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技巧性,如果這1概念拋出的過于生硬,會給學生理解這1概念造成很大的障礙。教師可以再將該物體放在講桌上,拉動講桌,讓學生仔細觀察物體和講桌1起運動的過程后提出問題:這1過程中物體運動了嗎?讓學生稍加思考后統計持不同觀點的學生情況:1部分學生認為物體運動了,另1部分學生認為物體沒有運動,還有1部分學生拿不準物體是否運動了。這時教師千萬不要急于作結論,而是要充分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正是體現新教學理念的好時機,這時的討論才真正具有必要性,才真正具有討論的價值,避免了那種為了討論而討論的做法。學生討論后依然有以上3種情況,這時再讓堅持不同觀點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是爭論,這時的課堂氣氛越激烈越好。經過這個環節以后,全體學生會形成1個共同的認識:堅持物體運動了的學生是以教室前排的同學或黑板、地面等為標準或參考得出的結論,堅持物體沒有運動的學生是以講桌為標準或參考得出的結論。這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拋出“參照物”的概念以前首先形成的思想基礎。這時只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明確物理上就將這里的“參考”或“標準”叫做“參照物”,再進1步和學生1起總結出:說物體運動了,是以教室前排的同學或黑板、地面等為參照物的,說物體沒有運動,是以講桌為參照物的,第3部分有疑惑的學生自然也就解除了疑惑。達到這1效果后,教師并不需要做過多的分析和解釋,學生就會對“參照物”的概念有很深的理解。隨后,教師只要引導學生稍加分析,就會使學生明白說同1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其結論是不同的,從而得出“運動”和“靜止”是具有相對性的。這1教學環節的設計,真正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真正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課堂教學顯得輕松愉快而且效率高、效果好。其他有關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前面已經提到,實施新課程教學,新課程理念只能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得到落實,首先落實好以上兩個關鍵問題,是保證教學效果最基本前提。
【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相關文章:
新課程計劃下的物理教學03-01
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案例探究03-15
關于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實驗教學03-0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1-0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6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美學體驗論文12-01
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05-06
[實用]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