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的論文參考
一、創新工會組織管理模式
1、精簡會議數量和形式,節約會議費用
基層工會由于編制限定,往往一個工作人員要應付上級工會幾個部門的工作,許多時候由于疲于應付上級會議,而沒有時間精力落實預算工作。結合預算制定和全總“八項規定”的要求,各級工會應該精簡會議數量,取消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及采取合并會議的辦法。同時,改革會議形式,控制會議人員、會議天數和會議地點,嚴格會議費用。總之,要開短會、重實效、講節儉。
2、精簡文件簡報的種類、數量和報送范圍,節約行政經費
按照全總“八項規定”的要求,各級工會應該對現有的通訊、通報、交流等各種形式的簡報予以清理,堅持簡報數量少而精,嚴格控制簡報種類、數量和報送范圍。各級工會應嚴格控制印發文件,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內容重復的一律不發或轉發。同時,積極利用工會內部OA(辦公自動化)網絡,實行無紙化辦公,進一步節約工會行政經費。
3、營造節約管理文化
工會應從節約管理的理念出發,以具體改善工作品質及提升工作價值為目標,對其工作使命、價值及愿景等方面進行調整或者重新定義,以符合節約導向成本控制工作的精神。通過方針管理能夠確保愿景的經營策略層層展開成為目標及方策(達成目標的手段),將節約管理的改善活動及改善目標根據組織管理在不同階段設定為方針,加以展開、實施、檢討與改進,以逐步達成節約環境的建立。每年由最高管理人員配合年度方針來制定節約管理政策,以更好的開展該年度的組織管理改善活動。另外,應通過適當的分析工具來鑒別組織文化的關鍵因素與經營理念、形成節約管理環境等相關的因素,導入文化轉變方案,制定要改善的目標值,從而加速節約管理文化與環境的形成。從節約管理的理念建立開始,組織管理部門應熟悉改善成本控制工具的使用,并使工會內部使用共通的語言。
二、打造工會財務管理創新的保障體系
1、鼓勵方法創新
一是大力推動由下而上的創新想法,鼓勵全體員工可以參與。高層主管距離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的想法往往較為遙遠,所以應將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責任交付給工會基層人員。每月提交相關財務管理方法創新信息時,可運用當前流行的網絡平臺儲存于部門內部數據庫,不同部門便可在網絡上進行信息下載并學習。然而,財務部門主管僅僅通過這個方式為財務管理創新管理加分的成功率并不高,因為網絡是一個實時響應的世界,員工不應再是觀眾,而是參與者。部門財務管理創新活動要吸引年輕人,內容不僅要表現得很便利,還要可以獲得全體員工的熱烈反應。二是提升人員培訓水平。針對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不足的狀況,應采取如下方式進行改善。包括:不定期舉辦財務管理專業及法規講習訓練;提升財務管理人員任用資格標準;聘任專業財務管理顧問;過去類似財務管理經驗及案例的傳承與建檔;建立專職機構統籌辦理工會財務管理的創新工作。
2、完善預算編制工作
一是完善規劃。針對規劃設計導致財務管理質量缺失,進而引發預算無法明確定性的困境,應采取如下方式進行改善。包括:建立優良財務規劃、構建財務信息資料庫;建立財務規劃設計質量管理制度,引進專業方法以提升財務規劃設計能力;建立專責的財務規劃及設計作業審查小組,由其專責案件處理,并參考工會財務管理規劃設計規范,使財務預算編制質量得以提升;劃分財務管理不同階段人員職務表,以理清工作職務,避免造成糾紛。二是進行科學預算編制。針對預算編列缺失,應采取如下方式進行改善。包括:針對財務管理計劃分段編擬預算執行,掌握工會財務管理各階段的經營變化及流程,以提升預算執行績效;擬定財務管理規劃設計規范及經費估算手冊,而非以單一價格進行設施預算的編擬;設置工會財務管理預算咨詢小組,并將審計稽查的財務管理預算執行績效及問題,反饋給預算審查小組;對于經費編列方式重新檢討,并采用較為彈性的原則,以增加財務管理規劃建設的靈活性;放寬預算提審時間,增加預算編制工作的有效性。
3、創新財務管理報告體系
這種報告體系具體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或會計處理制度,及其相關的管理辦法與作業流程;經工會監督與治理團隊核準的內部審計計劃(其中包含財務內部審計計劃),或經管理人員核準的財務內部審計計劃;具有獨立、客觀的第三人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查核的報告與工作底稿;權責主管對財務管理問題及異常改善執行情形報告,及具有獨立、客觀的第三人對財務內控缺失及異常改善執行情形,進行查核的報告與工作底稿;會計人員財務簽證報告。當然,在具體的使用上,工會還是應依自身的規模、能力及考慮成本效益之后,最終構建屬于自己的財務報告體系。畢竟工會能設計完善的財報告體系,并落實執行、查核、檢討與改善的目的是工會的財務管理創新的基石。
三、構建工會財務的內部控制體系
1、建立定期內部控制自行評估機制
內部控制自行評估的目的在于落實自我監督的機制,其結果可以協助工會監督或治理團隊與經營團隊,確保工會營運活動的內部控制設計及執行的持續有效。因為是“自行評估”,所以執行的人,是負責設計與執行管理辦法、作業流程的主管,而非內部稽核專責單位。然而,內部稽核專責單位必須對主管自行評估的結果,進行復核。要定期做自行評估的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環境隨時在變、風險無所不在,所以要維持控制的有效,必須要定期檢查現有的管理政策、辦法及作業程序對于風險的控制力,辨識是否有新的風險產生。二是避免管理辦法、作業流程有年久失修或是設計與執行不一致的情形。自行評估的頻率,至少一年一次。自行評估的范圍,應涵蓋所有的營運活動;但不是指所有的管理辦法、作業流程都納入自行評估的范圍。工會可以根據重大性原則、內部稽核報告的結論及風險評估的結果,決定年度自行評估作業的范圍。自行評估的范圍,也涵蓋內部控制五項組成要素、控制的目的與工會的目標達成情形,所以自行評估人也包括工會監督或治理團隊與經營團隊的成員。
2、落實財務內控工作
一是對于容易產生舞弊機會的項目,如:現金、存貨、財產等,相關作業管理事項在職務分派時,應注意“職務不兼容”的原則,安排職務代理人時也同樣。如:保管空白支票的人員,不能與保管支票印章的人員為同一人;編制銀行調節表人員,不得與負責存款業務或是記錄存款交易為同一人。權責主管平日落實復核,應不定期進行非計劃性的實地盤點、或是采取職務輪調,來強化危機防范機制。另外,應嚴謹落實會計審核。審核時,相關記錄、窗口、文件和合法憑證,必須能證明經濟事項的完整性與可靠性,對于交易信息未完整的經濟事項,不做會計記錄。對于已發現的財務危機防范缺失或異常事件,務必要求更正,并追蹤至完成改善為止。對于會計事項的審核,應強調實質重于書面。經濟事項的事前審查及事中控制和事后審核一樣重要。二是負責設計與執行工會財務危機防范的財務、會計人員,應有辨識和財務危機防范機制有關的經濟事項的能力,并能對相關的管理辦法、作業程序的控制行動是否足夠、有效做出建議。定期評估其他部門所負責業務的與經濟事項相關的管理辦法、作業流程等,其控制是否有效,并適時提出修正建議。內控人員應熟知和工會屬性有關的財務危機防范法令規定并確實遵守。各項經濟事項按照分層負責明細表所制定權限進行復核與核準。對于不恰當的逾越權限所做的決策,應適時提出改善建議,并要求補正。分層負責明細表應定期檢討。三是對于工會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采用集體決策方式。當經濟事項的交易對象為工會的利益相關者,交易金額最好經由第三人評價,決策時應做到利益回避。由具備獨立、客觀的第三人(如:工會內部稽核專責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委任具資格的外部稽核人員),對財務會計部門執行危機防范情形進行查核,發現財務危機防范缺失及異常事件時,由財會單位負責檢討改善。
【財務管理的論文參考】相關文章:
財務管理專業論文參考選題09-12
web論文參考文獻參考09-18
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07-25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參考06-15
論文參考文獻類型代碼參考06-16
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參考05-31
論文標準格式參考10-02
論文致謝參考范文08-02
學年論文大綱參考10-07
學位論文致謝參考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