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探索與實踐論文
學好高分子材料學這門課程對于藥學專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在藥用高分子材料學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教學效果。
一、強調學好藥用高分子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藥用高分子材料指的是一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而應用于藥物制劑領域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藥學、制藥、制劑領域的應用具有久遠的歷史,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懂得利用淀粉、纖維素、蛋白、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在醫藥領域,古老的藥典中已經記載了應用天然高分子作為藥方的添加劑。20世紀30年代以來,藥用高分子材料更是迅速發展,例如聚維酮被成功合成并在隨后被作為血聚代用品而廣泛應用于藥劑工業。
20實際50年代以來,藥物傳遞理論得到迅速發展,而藥用高分子材料是現代藥物傳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藥物傳遞不良時,病人服用的藥物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作用在受體部位,大部分的藥物在傳遞過程中被破壞或浪費,不僅藥物利用率低而且可能產生較多副作用;而應用藥用高分子材料作為緩釋控釋體系或者包衣體系,可以極大提高藥物的藥理活性和減少藥物對人體的不良作用。隨著科技進步,藥用高分子材料也迅速發展。例如在制劑包衣方面,作為腸溶包衣材料的蟲膠被纖維素衍生物取代,丙烯酸樹脂又以其優良的性能和廣泛的適用能力而與纖維素衍生物同時大放異彩。
可見,藥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識,己經成為藥劑、制藥等領域的工作者必備的知識,在新藥設計、藥物開發、藥物利用、藥物包裝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背景的介紹可以使學生對藥用髙分子材料在醫藥領域的重要性產生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熱情,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藥用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知識。
二、結合藥學專業特點,組織授課內容
針對藥學專業的學生,教師授課時應注重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特點和興趣來組織課堂內容。首先,要選擇適合的課本,我校藥用高分子材料學課程選用鄭俊民主編的.《藥用高分子材料學》一書,該書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是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物類規劃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課本面向的正是藥學專業的學生,涵蓋了與藥學相關的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學知識,以高分子作為藥用輔料的應用為主要內容。其次,由于課程的教學時數為32學時,因此要合理分配各知識點的授課時間。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部分的重點放在高分子、交聯、柔性等基本概念和重要高分子化學反應如加聚反應、縮聚反應、連鎖聚合反應和逐步聚合反應,其中自由基聚合反應是重點和難點。
要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因此高分子溶液的配制也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因為藥物制劑過程經常需要用到高分子溶液,而一般市售的藥用高分子大多是顆粒狀、粉末狀,如果將其直接用良溶劑溶解,則很容易聚結成團,得不到均勻分散的高分子溶液。例如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纖維素在熱水中易溶,則應先用冷水潤濕、分散,然后加熱使其溶解,這樣才能得到均勻的高分子溶液。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對這門課程更有學習的熱情。再者,講授高分子材料時要結構、性質、應用相聯系,讓學生知道高分子的結構決定了它的性質,而它的性質決定了其應用。例如淀粉在熱水中能發生溶脹,支鏈淀粉分子從淀粉中向水中擴散形成膠體溶液,而支鏈淀粉則仍以淀粉粒形式殘留在水中,通過離心可以很容易將直鏈淀粉和支鏈分離。
這種性質與其結構有關,支鏈淀粉構成有序立體網絡,其中間被直鏈淀粉占據,形成固體溶液,在熱水中處于無序狀態的螺旋結構的直鏈淀粉分子伸展成線性脫離網絡,因而分散于水中形成膠體溶液。通過計對藥學專業特點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更有興趣,也更容易掌握重點和難點。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數字資源整合在一個整體中。在藥用高分子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的優勢。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傳遞更大的信息量。其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將靜止的內容動態化,更具有視覺沖擊的效果,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比如高分子反應這一章中的自由基聚合反應,其基元反應分成鏈引發、鏈增長、鏈轉移、鏈終止等,如果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手段,學生無法理解其瞬間反應的特征。而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其反應過程立體化、整體化,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些反應。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多媒體技術在這門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我們將在后續教學中探索如何更好地將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更好得突出重點難點,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
四、結語
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是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其與藥物制劑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學等基礎專業課具有極大的關聯。教師注重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該門課程的授課效果,有利于學生更好得學習和吸取藥用高分子方面的知識。
【藥學專業《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探索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