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析赫茨伯格“雙因素論”的廣告學意義
論文關鍵詞:雙因素論;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消費者動機;廣告傳播
論文摘要:赫茨伯格“雙因素論”原是就管理問題而提出,但在廣告及營銷領域的消費者動機方面.其價值并未受到重視。本文旨在強調它的廣告學研究意義。廣告傳播在誘導消費者動機時.應分清主次.找出重點;同時不可對雙因素的任何一方有所偏廢,并注意適當的搭配與組合。
著名心理學、傳播學者庫爾特·盧因(Kult 1.ewin)曾說:“沒有什么東西比好的理論更實用的了。”在廣告傳播(或稱廣告宣傳)領域,當探討受眾(或消費者)動機時,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層次論”和弗洛伊德(Sigmud Freud)的“潛意識理論”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這類基于人類本質特性的理論雖未經過嚴密的實證,但卻因其實用性而成為研究消費者動機的主導理論。
馬斯洛理論對廣告傳播的貢獻在于使人們認識到,消費者動機存在著由低到高的層次性,一個層次的需要一旦滿足,就趨向于更高一層的需要,廣告傳播者在喚起消費者動機時應有的放矢,隨時而變;弗洛伊德理論則揭示了消費者潛在的、不甚明了的動機,借以提醒廣告傳播者不可忽視對消費者意識之外的潛意識動機的激發,增強宣傳的含蓄性、暗示性。前者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消費者動機,而后者則說明動機的潛藏性。理論雖不是直接就廣告傳播問題提出,但研究者很快就發現了它們的價值。
然而,西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理論也難免殊途同歸。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 zberg)提出的“雙因素論”可以說也是動機理論,然而它在廣告、市場營銷領域的受重視程度遠不如前兩者。它雖是基于管理問題而提出的,但仔細辯析,對于研究廣告傳播問題也頗有價值,而且與前述兩論的旨趣稍有不同。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即“激勵一保健理論”首先出現于50年代末,并在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赫茨伯格對與工作滿意度相關的文獻進行了推理,歸納了有關造成工作滿意和不滿意因素的員工報告,而后提出了該理論。他曾對心理健康頗有研究,注意到心理疾病不僅僅是心理健康的對立面,他把這一發現運用到組織活動中,認為工作滿意度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工作“不”滿意不僅僅是工作滿意的對立面。赫茨伯格理論的基本前提是,有一組工作特點能夠使員工感到快樂和滿意;另外一組特點則會使員工感到不滿和不快。他用“動因”或“激勵因素”來表示員工滿意和快樂的工作因素;用“保健因素”來表示員工免于感到不滿或不快的工作因素。他最初的研究引出了一連串激勵與保健因素。在激勵因素一類中,包括責任、成就、認可、挑戰性的工作及在組織中的提升。他認為,如果某項工作具備這些因素,個人會對這項工作感到快樂和滿意。保健因素一類則包括了物質工作條件、工資、福利、公司政策及管理技術水平。并且認為,缺乏這些因素將導致員工感到不快和不滿。這就是“雙因素論”的基本觀點。
從管理或組織傳播角度來看,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與馬斯洛理論一樣,屬人際關系學派。與以往的古典組織理論不同,‘.人際關系理論家強烈反對把個人看作可預測的組織里一個能夠隨意替換、只受經濟因素驅使的齒輪。相反,這些人際關系理論不約而同地把員工看作需要關心、社會互動和個人成就的個人。人際關系理論描繪出的員工不僅是為經濟所得所驅動,而且也為滿足這些較高層次需要的欲望所驅動”。馬斯洛從總體上分析了人類不同層次的需求,指出動機的層次性與趨向性,而赫茨伯格則具體指出在工作過程中、組織單位中,哪些是積極的滿意因素,哪些是消極的滿意因素,他們可能同時存在,也可能只存在一類因素,但最根本的動力是那些最積極的因素—激勵因素。
不論是組織單位中成員的行為動機,還是廣告傳播及營銷過程中的受眾(或消費者)動機,其中的共性在于都是人的動機。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一點,自然會發現‘’雙因素論”對廣告傳播、市場營銷同樣具有一定意義。市場營銷學專家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營銷管理》一書中就利用“雙因素論”(科特勒稱之為“不滿意因素”和“滿意因素”與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相當)對消費者動機作出解釋。他舉例說明消費者拉里在購買蘋果牌計算機時的情況:“假使蘋果牌計算機不附有保單,也許就是一個不滿意因素。拉里喜歡的產品要有保單。然而,即使有了產品保單,也還不能斷定它就是購買產品的滿意因素或激勵因素。因為保單并非是拉里對蘋果牌計算機真正滿意的本質因素。而蘋果計算機那漂亮的色彩圖案也許是個滿意因素,能增強拉里對它的興趣。”就此事例,科特勒指出,“雙因素論”有兩層意義:‘一是銷售商應該盡最大努力防止影響購買者的各種不滿意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是不符合要求的使用訓練手冊和不好的產品維修服務政策。盡管這些事情對計算機的出售不起促進作用,但卻會起影響出售的作用。二是指在計算機市場上,生產廠商要仔細識別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各種主要滿意因素和激勵因素,并對此深加研究。可見在營銷過程中,各種因素都可能成為激勵消費者動機的因素。科特勒注意到了促進消費者行動的各種因素,并對之有所區分,而且意在強調滿意因素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科特勒是為數不多的將“雙因素論”用于說明消費者動機的學者,對我們在廣告、市場營銷領域借鑒“雙因素論”很有啟發。
[1][2]下一頁
【論析赫茨伯格“雙因素論”的廣告學意義】相關文章:
論析價值論的變遷12-04
論析誠信的進化03-18
論析“社會勞動價值論”03-19
論析三種價值論的交集03-19
論析軟件價值效用論與軟件資本流通03-19
論析虛假行為的代價03-18
法學的階級話語論析03-04
論析勞動價值論中的價值認定03-19
《周易》憂患意識論析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