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儒學與人的價值
儒學是是中國文化的動脈。它代表了一種理想,人既然不認為自己就是一種會說話的動物,那就要按人的方式生活,有個人的樣子。 如何是人應有的樣子?其實每個人都知道當自己面臨一件事時如何去做。 而有時只是不愿去照做罷了! 而這就是所謂的人欲不勝天理,就是動物性壓倒人性。現在的人應該如何生活?從客觀的角度說,人既然生來平等,并無價值上的高低之分。而我們也只有承認了這一點。才可以在全人類中建立統一的標準,以支持對于不同國家政治的倫理評價,才能說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人的價值問題,在人道主義和自由主義兩大系統里已經有了深刻的表述;但更深刻的是生命哲學。這個東西,在西賢那里,已經有了譜系分明而又相沿有序的表述,但又從不排除多元價值說。而儒學一直很尊重這個傳統。儒學自己關于人的價值,在美國漢學家芬格萊特那里,有過雖然不深入,但卻邏輯清晰的表述。芬格萊特是“挺儒”的漢學家,但即使是他的意見,也分明看到了儒學對個人的忽略。但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味的看法,他認為:儒學對人的價值,是傾向于成長和過程的;也即人人都可以成長為“君子”。這個意見與存在主義關于人的價值意見有相近處。值得重視。儒家的理想放在最高的層次上說,就是通過教化讓每個人得以認識自己作為人的價值 按照人的方式生活。 這個理想在各個層面上都能落實為具體的目標,在政治上,就是該建立怎樣一個社會管理機制?儒家對這一點的闡述不是直接進行的,而是借堯舜禪讓的故事以立象的辦法將之表達出來。論語中記堯命舜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四海不困窮,就是儒者在現實政治上的追求。此困窮不是單就物質財富之豐簡而言,而所指向的是每個人得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將自己作為人的生命安頓住,并且實現出來。由此看到,儒家對于無論是對理想政治還是人的價值的描述都是具有目的性的,而非手段性的。它只說應該達到這個效果,但如何達到并未說明。這就使儒家的政治理想有可創新發展的余地。明末清初的大儒如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在這方面的建樹是很大的,這也是我們以延續中華慧命為己任的今人,應當留心的地方。儒學,最佳的文化站位是經典一極——在多極文化經典中,占有一極!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化成就了!不能希望得更多了!否則就容易走入堂皇情緒,最終戕害了儒學。而我們也應該在自己的生活中適當的以儒學作為自己標尺,時刻衡量自己的價值。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08級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一班 王子琦論文出處(作者):國學熱興起的原因分析
【淺析儒學與人的價值】相關文章:
淺析《圍城》的文化批判價值03-18
淺析顧客價值管理中客戶資產價值的提升03-23
淺析人力資源價值評估03-22
淺析企業價值管理實施框架11-14
淺析價值理論與按生產要素分配03-19
淺析“價值理性”文化理念的確立03-18
淺析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構建03-24
淺析康德論有道德價值的行為12-06
淺析休閑在中職教育中的價值與策略03-20
淺析薩特“情境劇”的哲學意蘊與文學價值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