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特征
論文關鍵詞:社會建構主義 SSK 科學知識社會學
論文摘要:社會建構主義作為當代西方社會科學哲學的一股重要思潮,已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開辟了科學文化和社會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使人們能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更真實地了解科學、看待科學,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會建構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型理論,又被稱為科學知識社會學,即SSK。科學知識社會學后來進行了很多分化,相對于其他派系來說,人們一般把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元勘小組發展起來的一派稱為愛丁堡學派。由于愛丁堡學派以及后來發展起來的各個派別,都主張所有的知識和論斷都要被看作是受社會因素影響而建構起來的,而不是“自然之鏡”的反映自然的結果,于是人們一般稱以愛丁堡學派為代表的這股思潮為社會建構主義。
一、社會建構主義的發展歷程
從科學研究自身的發展來看,社會建構主義最終是站在了社會學歷史的兩種思潮的匯合點:知識社會學和科學社會學。前一種是由三位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馬克思、曼海姆和涂爾干創建的。他們都強調在形成個人的信念中社會因素的因果關系的作用。馬克思認為社會階層決定不同的智力觀點。曼海姆和涂爾干拓寬了社會因素中因果關系的范圍和在他們的支配下智力觀點的范圍,但是在他們之前,他們免除了信念是從他們的社會分析中由數學和自然科學引起的事實。科學信念被認為是合理的而不是由因果關系決定的,然后超出了社會和文化的影響。這一認識上的二重性,從更加現代的現象中區分了知識社會學的經典時期。
社會建構主義的另一位前輩是研究科學社會學的Robert Melton (1973 )和他的追隨者。他的這一命名將會使人們猜想到,科學社會學是解決科學知識的知識社會學的學科分支。他們主要研究科學的建立是如何被組織的,他們試圖闡明由科學家的職業和起源于科學活動的獎勵機制等所建立的不同的社會角色。就像經常被評論的那樣,默頓的科學社會學被描述成關于科學家的社會研究。然而,科學知識仍然超出了社會學分析的范圍。
最后,社會科學家試圖把標準知識的社會學傳統關于數字的社會解釋的類型應用到科學的智力內容上。這一變動的激勵者被認為是庫恩(1962)。庫恩爭論到科學活動的過程是由科學組織選擇的一個范例而形成的。在庫恩的闡述中,這一選擇不是由主要科學的內容合理支配的,它是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跳躍的。庫恩沒有把有秩序的事物說成是關于決定方面的跳躍,但是他的分析為在科學原因的期限方面的解釋開啟了新的一頁:如果合理的思考不能決定范例的選擇,在哪里尋找決定性因素,對科學內容的詳盡的社會學解釋被認為是科學社會學。然而,需要從默頓的科學社會的標準中區分他們的事業,在這個新領域中研究者授予它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稱號(伍爾加1988:41)。坦率地說,這一巨大的變化一般是指SSK。于是在知識社會學—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中,社會建構主義便因此產生了。
二、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特征
布魯爾在《知識和社會意象》一書中,概括了社會建構主義的主要研究內容有:“首先,人們一直在對各種群體的總體性社會結構和這些群體所贊同的宇宙觀的一般形式的聯系進行種種研究……其次,人們一直對經濟發展、技術發展以及工業社會發展與科學理論的內容的種種聯系,進行徹底的研究……第三,有許多證據表明,文化所具有的那些通常被人們視為非科學的特征,不僅對人們創造各種科學理論和發現過程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且也對人們評價這些理論和發現過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第四,人們正在越來越多地把訓練過程和社會化過程在科學行為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記錄下來。”
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內容概括地講,包括早期愛丁堡學派布魯爾提出的“強綱領”和巴斯學派柯林斯提出的“經驗相對主義綱領”,以及后來學者對這些研究的修改和衍生。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愛丁堡學派為代表的“強綱領”,另一類是在“強綱領”的統攝下所產生的一些研究方法,即所謂的微觀傾向—發生學研究方法。一些科學社會學家開始對科學知識進行微觀的經驗研究,產生了幾個很有生氣的經驗研究,如實驗室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等,目的是為弄清科學知識是怎樣產生或制造出來的。但這些不同的方法之間并不相互沖突,而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概括來看,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相對主義
“強綱領”的四個基本原則為SSK的相對主義立場提供了基本的理論基礎,巴恩斯、布魯爾、柯林斯都贊同這一觀點。一般來說,對稱性原則和公正性原則為SSK的相對主義提供了理論的論據。相對主義的觀點主要表現在認識論相對主義和社會學相對主義:前者認為客觀知識是不可能的,不同的理論會產生不同的事實。他們認為理論之間是不可通約的,不存在合理性的標準;后者則認為科學家在進行科學實踐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其自身的知識背景、政治經濟利益、談話過程等多方面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共同體具有不同的真理標準,知識無所謂對錯,關鍵在于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與此同時,有關價值中立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贊同科學是價值中立的觀點,認為科學不再是對世界進行操作的工具,而是同樣會受到私人的、主觀的、倫理的、社會的等諸因素的制約。
[1][2]下一頁
【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特征】相關文章:
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03-16
淺談建構主義在音樂理論教學中的運用03-21
淺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英語教學03-18
淺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03-07
淺談中藥法象理論03-20
淺談城市街道的視覺特征03-28
淺談舞蹈藝術的本質及其特征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