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醫務人員發表的評職稱論文
我國目前的醫生職稱評審和聘任制度,規定醫生晉升職稱必須要發表相應數量的論文,并且要在核心期刊發表。部分醫生過于重視“發論文、搞科研”,忽視了普通臨床工作和廣大患者。業內人士表示,公立醫院改革應注入人文關懷,改善醫生評價體系。
“有個現象:一些醫術厲害的人不寫文章,而一些寫論文的人不看病。”記者采訪到的一位副主任醫生說,平均每天要做2到3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4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還不是“東抄抄,西抄抄,買版面”?
這位醫生說,醫生可以找人寫論文。一般找人寫論文、聯系雜志社發論文,需要3000元到4000元左右,要是想發在非常有名的核心期刊,一篇論文得上萬元。亟待建立科學的醫生職稱晉級及評審制度,降低論文數量要求,要發揮臨床醫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一些醫生直言,目前,醫生晉級職稱發論文其實已經演變異化為“抄論文”,而發論文已經變為通過中介向雜志社“買版面”。
做研究和從事臨床工作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將臨床實踐的經驗轉化為論文,是臨床醫生的天職。然而,目前,臨床醫生承擔著看病救人的重任,特別是一些大醫院的臨床醫生,做好臨床工作就已是“超負荷”運轉,就更別提要搞科研、寫論文了。
目前,醫生的職稱晉升制度過于側重“是否發表論文、是否有科研項目”,導致部分臨床醫生“重視論文,重視科研”,不少基層醫院存在醫生職稱高能力低的狀況。一些職稱高的醫師反而臨床診療能力一般,一心想著“發論文、找項目”,反而忽略了出門診,從而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漸行漸遠。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醫師的職稱評審制度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錯位”,對于所有臨床醫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求人人晉升都要發論文,還要發表在核心期刊,這讓一些擁有刊號的醫學雜志,光靠“賣版面”就能“坐地生財”。
在一些大醫院,科研能力很強的醫生臨床經驗較少。有人編了順口溜來描述這部分專家,“教授不拿手術刀,學術會議到處跑,著名醫生不坐診,講課費用收腰包。”
“看到一些臨床能力一般的醫師,在發表了若干學術論文,就晉級專家行列,我心里不是滋味,像我們這種給患者看了幾十年病的老醫生,到退休都是副主任醫師,有的由于不會寫論文,也不想找人寫論文,還頂著主治醫生的頭銜原地踏步,叫人心寒。”一位基層從業多年的內科副主任醫生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醫改的逐漸深入,原本的職稱與論文掛鉤的評價標準在可操作性、行為導向方面已經出現了問題。應調整衛生系列職稱評審標準,降低論文數量要求,重視實踐與醫療安全以及操作能力。對主要承擔臨床任務的醫生的評定應強化臨床導向,推出臨床醫生技術等級評價體系。
患者期待與醫生坦誠相對,醫生期待患者的信任與理解,這就需要醫院管理者在承擔創收任務的同時,關注患者體驗,注入人文關懷,而若想要醫生關心患者,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醫院管理者首先要關心醫生,讓醫生有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
“我希望我下次詢問醫生問題的時候,他不要躲我,不要讓我追著問,能夠耐心地給我解釋清楚病情,然后幫助我們做出最合適的決定。”一位患者說。
[關于醫務人員發表的評職稱論文]相關文章:
1.關于論文發表的等級
2.關于SCI論文發表的經驗分享
3.關于SCI論文發表的省錢方法
4.論文發表的格式要求
5.論文發表的網站排行
6.SCI論文發表的心得
7.論文發表的價格
8.論文發表的道德要求
9.評職稱論文發表
10.評職稱如何發表論文
【醫務人員發表的評職稱論文】相關文章:
發表論文與評職稱06-26
評職稱發表論文的分數計算方法05-06
評職稱發表論文要提前多久準備10-01
評職稱發表論文注意的一些事項10-25
醫務人員發表論文統計分析10-05
評職稱醫學論文發表需要注意的問題10-21
評職稱醫學論文發表需要注意的幾點09-03
SCI論文發表如何發表06-19
論文的發表過程09-22
如何發表論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