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
俗話說:“教無定法”,而在所有的教學方法 中,趣味性較強的方法總是能夠脫穎而出的,一方面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指引下快樂地學習。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 例1
小學是一個識字的過程,怎么樣多、快、好、省地提升他們識字教學的質量,并且斷使教學效果最大化,成為小學識字教學方法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成為信息橫生時代人類應對認識局限、突破認知不足的新命題。我們又了解到,愛游戲成為兒童的天性。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可以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進行識字教學,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學生識字能力達到鞏固識字教學的目的。
一、創設情境導入法
情境包含生活情境、童話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包括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一方面有學生親身經歷的學校與社會生活,也有學生能夠理解的生活,另一方面還有提升的科學與社會常識。)能夠使學生感到這樣的數學學習有用。童話情境包括學生感興趣,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隨心所欲地組織數學材料。教師利用語言、電化教具、掛圖、活動等多種手段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思維。例如,講授花和花的種類時,讓學生觀察彩圖和標本,教師同時用生動形象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綸一幅春天的情境,使學生被感染,心里產生學習的動機也可利用漫畫、故事、音樂、錄像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渲染課堂氛圍。如教師在教學《大氣壓》時通過實驗演示:把一張紙片蓋在裝滿水的玻璃杯上,將水杯連同那張紙片一起倒過來,當托住紙片的手撤離后,紙片不會掉下來,杯里的水也不會流出來,學生十分驚奇,很想知道其中的秘密,這時,我就說“今天學習的知識就能揭開這個秘密”,說完隨即板書課題。這樣導入新課富有吸引力,效果很好。這樣就自然的引出新課。 還可利用時事熱點問題巧妙的設置導入情境,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利用生活實踐中學生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現象事物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原因是這些事物雖然熟悉,但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然,用這樣的現象在作為情境,學生必然有要探個究竟的心理,激發出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由現象深入事物本質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形象演示法教學生
演示法演示法就是小學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標本、模型、掛圖,放映幻燈、電影、電視、錄像等或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關于事物及其現象的感性認識。因為小學生處在一個生長發育和對周圍比較好奇的階段,形象的東西可以更好的吸引他們。教師可以采取體態演示法 ,教師用肢體動作演示不僅能使孩子理解字義,能幫助他們記住字形。假設學習“看”時,可以一邊請學生上臺表演孫悟空往遠處看的動作,一邊引導學生觀察他是怎么看的。通過觀察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變形和“目”組成的。又如學習“彎、圓、扁、閃”等字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動一動手,眨一眨眼睛,這樣也可以加深對字義的理解。再如學習“打、拔、拍、跳、跑”時,如果僅讓學生知道這些字與手、腳的動作有關,顯然是很不夠的,如果讓學生動手、動腳做一做動作,讓學生在運動中認記這些字。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演示,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字義和用法的理解。學起來省時又省力。還可以用動作表演法,如利用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識字時安排學生演一演,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習“雞、鴨、鵝、羊、貓、狗”等動物的時,讓學生戴上動物的頭飾演一演,讓學生盡量地把這些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動作、叫聲給表演出來。這樣,識字教學既給學生創造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小動物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的了解。
三、手腦結合的`發展思維
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立“動腦筋樂園”可使老師能兼顧兩頭,做到讓優秀學生吃飽,能夠讓后進生吃好。假設教學了“20以內的數”后,可讓學生做這樣一道題:《大熊貓吃竹子》。一只大熊貓到竹林里去吃竹子,請你幫它按照一至十四的順序選擇正確的路線,把能走的幾條路用線連起來,通過這樣一道題,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一題多解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操作和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導,思維是關鍵,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既要動眼看、動手做,還要動腦想、動口說,操作活動能引起和促進學生把外界的運動與內隱的思維活動緊緊聯系起來,操作可探索規律,也可引發學生對學習的樂趣。 亦如,小學教師教師在教學一年級時“學校養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幾只?”這道題時,可先讓學生擺實物圖,通過手擺,眼看,產生動作思維,從操作中直接看出白兔比黑兔多出5只;再引導學生說出“白兔多,它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樣多的7只,剩下的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使學生的動作思維順利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掌握了解題的方法。這樣使全體學生人人動腦、動口、動手、興致高漲,不但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以上操作,能夠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親身嘗到學習的樂趣,既活動了課堂氣氛,有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 例2
論文提要: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學生親密的伙伴,如何在科學課上讓學生更好地經歷探究,體驗快樂,培養科學素養呢?
正文:
我慶幸去年參加南平市科學學科教學培訓,收獲非常大,反思以往教學,發現的自己小學科學教學理念必須要改進,過去科學課上的一些傳統教學理念必須要拋棄。同時要進化擇優教學法。如今我本人在科學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更新。
本著科學教學“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基本方法;把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是我這個學期教學的基本理念。
一.科學課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學生親密的伙伴,如何在科學課上讓學生更好地經歷探究,體驗快樂,培養科學素養呢?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讓學生敢于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問題的提出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因此老師應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二是要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境,讓學生樂于提問題。對他們所提的問題,老師要本著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出發,容許出錯,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諷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大都能根據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應的較恰當的問題,并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想。
2.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使學生樂于探究
教育心理學家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該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結合農村現有資源,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到河邊去
第一文庫網
考察水質是否被污染,觀察河里生物的種類、形態、生活習性、運動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態;到田
園地里去觀察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性態構造和生長環境,并適當采集制成植物標本;還有目的組織學生開展捉鳴蟬、捕蝴蝶、斗蟋蟀、學鳥叫等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既學得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觀察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能力;既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體地位。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達到了自然教學大綱從知識、興趣、能力和德育四個方面的教學目的
3.正確引導和訓練,使學生善于探究
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恒。。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
二.科學課教學要強化實驗教學
科學課程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在這一點上,由于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和實驗本身的特點,它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實驗教學。這主要是因為:
1、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實驗最感學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志趣,以致發展為驚人的勤奮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是兒童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前提,也是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結果。在觀察與實驗中,可以充分發揮兒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作用,靠眼看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遠近;靠耳聽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高低、強弱、音色;靠鼻聞物體的香、臭等氣味等,讓孩子親自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感知其中的神奇,來滿足他們的興趣。學生天生就好奇、好動,這些實踐對他們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2、實驗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學習科學,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不可能僅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得,而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能鍛煉和培養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形成概念的過程中,要進行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在實際操作中,還能培養組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更好地培養和
發展學生學科、用科學的能力。
3、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
我們知道:實驗具有重復性,它能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的反復,供學生反復觀察;能使學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認識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礎知識。因此,讓學生進入實驗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實踐,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獲取新知識,無疑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科學教學要加強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以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和變革。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事例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作為《科學》這門學科,再不能在“粉筆+黑板”的這種老模式里大講“科學”了。
1.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方式,有利于開展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體發展的思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2.現代教育技術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產物,信息技術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它給學生的參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任學生自由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為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從而培養想像、激發想像、鼓勵參與、啟發創造、指導實踐。
3.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它能把靜態、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枯燥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應當著眼于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許多新觀念,新方法正沖擊著我們傳統的觀念,作為一個一線的科學課教師,我將在切實轉變觀念的同時,結合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在實踐中加強反思,努力學習,真正擔負起培養下一代“基本科學素養”的重要任務。
【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論文發表10-23
教育論文發表08-14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發表論文06-28
職業教育教學論文發表08-10
教學論文發表08-10
如何發表教育論文07-21
化學教育論文發表08-24
教育論文發表范文07-06
教學論文發表刊物09-30
教學論文發表技巧07-11